美中新闻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美中新闻 > 新闻速递 >

美中学子画作展示:千只手提袋,万丈激情,成就艺术梦想

保定市美术中学2019-05-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与此同时,党中央对创新型国家建设也已有了时间表,根据此前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2018年,贺宇良校长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深受实践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影响,共同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方法与路径。

美中自1997年建校起就自觉肩负“为未来的画家、设计大师奠基”的使命,自觉树立了“让有幸来到美术中学的学生全部考入八大美院、著名艺术院校、重点大学,并期望其主宰自己一生的命运,支撑未来中国的美术事业”的办学理想,在美术人才培养和美术教学方面已成为全国美术特色中学的旗舰校。2015年,美中与北京市八一学校成功签约,合作创办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2016年,北京市教委明确了将北京市八一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学高中”的目标。作为八一的合作方,美中着力探索美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于2018年9月1日开设了首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同时八一也成为美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又一支撑,在分校设立了专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臻班和蓝思班。

美术专业课程是我校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中的最大特色,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师资源,以适度整合、有效教学、彰显特色、合理开发为指导思想,构建必修、选修、实践三类美术专业课程,经过22年的探索改进,我校的美术特色课程,将基础美术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规律作为内在构架要求,不断挖掘高中美术课程对于高等专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契合性。

放眼全国的高中阶段美术教育领域,我校的专业课程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思路活,既有自身特点又富于推广意义的美术课程体系,一定意义上填补了美术特色高中专业课程体系空白。

此外,我校教师自主研发的其他专业校本课程有:中国画、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漆画、油画、版画、动漫、雕塑、工艺美术等,均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根据教师在大学所学专业,针对性地开设专业拓展小课题,如:环境艺术课题,引导学生打造想象中的特色校园;室内设计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教室、宿舍和楼道的设计、装修等。既做到了学以致用,又实现了与大学课程的衔接。

对于这些专业选修课程,实行走课制,让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工作室指导老师关注学生专业发展动向,将走课学生的专业成绩及时与专业教师和班主任沟通,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提供准确的咨询。每年各工作室轮回举办学生和教师作品成果展。在工作室里学生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和创作潜能,创作着自己中意的作品,很多作品入选市、省乃至国家级画展。

版画: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

——鲁迅《南腔北调集·序》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我校坚持以“用语言塑造形象,用文字书写人生”为书法教学目标,将书法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以书法为特色教育,开掘书法育人功能,教育学生端端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泥塑: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彩绘:

彩绘,在中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

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主要以梁枋部位为主。成语“雕梁画栋”由此而来。

近几年,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流行起彩绘(也叫手绘)服饰,这种个性化的彩绘服饰倍受年轻人喜爱,它能充分展现年轻人张扬,向上,热爱生活,尽情展现自我个性。

在美中,手绘服饰只是其一,我们可以手绘一切:京剧脸谱、风筝、鹅卵石、井盖、鸭舌帽、手提袋……

近日,学生们绘制的千余只手提袋,在五月天里,以优雅绝美的姿态惊艳了青春。

青春是自我创造、擘画未来的资本。做最好的自己,而后花香自来、清风自来。